(文:Ying 老師)
學好任何語言的第一步,都是掌握好基本的發音原則;Ying 在自學法文及韓文的發音之後,真的認為英文實在好學很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英文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頻率較其他外語高,甚至早早被排進課綱許多年,「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的情形下,大部份的人對英文不是太陌生;二是英文發音規則和組合相較於其他外語,算是比較少,而且幾乎都有跡可循,有些組合頗有中文「有邊唸邊、無邊唸中間」的感覺,確實較為好記。
儘管如此,還是希望透過這一篇文章,整理幾個掌握英文發音的要點,包括英文母音及子音,讓認字、讀字、漂亮發音,都變得更簡單。
學習英文發音規則前,應該先知道英文發音要點
嘴型與發音的關係
英文母音與子音中有一些音,中文並不存在,所以往往很難說得標準漂亮。這些音其實牽涉到嘴型、舌頭位置、口腔的開合大小,甚至牙齒和唇舌之間的擺放都有關聯。
即使對英文只有粗淺認識,大概也聽說過「長元(母)音」和「短元(母)音」這些詞彙,而且很自然就會顧名思義地認為,只要在發音時拉得長一些,就能標準地發出 /e/ /i/ /aI/ /o/ /u/ /ju/ 這幾個長母音;總之,短音就唸得短,長音就拉長來,但事實上,所謂的長母音,發音重點在於「嘴唇的鬆緊」。
另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 oi, oy 的發音,既要有「ㄛ」還要有「ㄧ」,嘴巴要做出很大的形狀變換,變換順暢的話,唸起來就會非常合一滑順(很難懂吧)。如果只是單音節還好辦,幾乎人人都能做到,如:toy(玩具),point(重點)。但是一旦出現長一些的單字,什麼妖魔鬼怪的唸法都可能出現,如:moisture(溼氣),poisonous(有毒的), exploit(剝削)。不過 oi, oy 的發音在客家語中倒是很常見,這可能是許多會說客語的人學英文稍微容易上手的原因之一吧!
英文發音要點
接下來就一起來看幾個過去你可能未曾注意過的要點。
漂亮的短元音:嘴唇懶惰下巴忙
- 短元音 A(音標符號為 /æ/),如:cat。嘴巴張大,下顎打開,發出注音符號的ㄝ。從頭到尾「嘴型不改變」,拉開的是下巴,但嘴唇可是很放鬆的。
- 短元音 E(音標符號為 /ɛ/),如:pet。直接張嘴,毫不費力地發出ㄝ。請務必保持「懶惰」。
- 短元音 I(音標符號為 /I/),如:pig。直接張嘴發出「一」後就把聲音截斷,過程連 0.5 秒都不到,就像被人插話,嘴型看來「要笑不笑的」。
- 短元音 O(音標符號為 /a/),聽來像注音符號ㄚ(如 box),發音時嘴型不要有變化,直接拉開下巴,但嘴唇放鬆。
- 短元音 U(音標符號為 /ʌ/ /ʊ/),兩種發音,一個嘴型介於ㄜ和ㄚ之間(如:but),另一個聽來像ㄨ(如:book)。兩者都有被截斷的短促感,發音過程不超過 0.5 秒,嘴唇有嘟就好,絕對不要用力擠。
總結:短元音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嘴唇要夠懶,需要用力的事都交給下巴。
標準的長元音,緊實嘴角和雙唇
- 長元音 A(音標符號為 /e/),是兩段式的「先ㄝ再ㄧ」,最後收尾嘴型是扁的,把嘴角拉緊像微笑。
- 長元音 E(音標符號為 /i/),如:meet。需要拉開嘴角發出「ㄧ」,維持一秒鐘(我是說真的),有種帶尾音「一~~」的撒嬌感覺。
- 長元音 I(音標符號為 /aI/),如:fly。聽來像ㄞˋ,下顎打開嘴型張大,感覺嘴角稍微拉緊。信不信由你,帶著微笑發這個音很容易就發得漂亮。
- 長元音 O(音標符號為 /o/),如:no。過程嘴型由大到小,形成兩段式「先ㄡ再ㄨ」,收尾時嘴唇緊縮像嘟嘴(如果收尾嘴唇沒有嘟緊,無論聲音拉得多長,都只是很長的短音而已)。
- 長元音 U(音標符號為 /u/ /ju/),兩種發音,一是ㄨ~~(如:poop),另一就是單字 you 的發音(如:new),但兩者都要嘟起嘴唇,在嘴型緊縮的情況下發出來,絕不可懶散。
總結:長元音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時而微笑時而嘟嘴。(笑)
中文沒有的 th,咬住舌尖就對了
- th 是只要掌握好口腔器官就能發好的音。發音時舌尖務必要放在兩排牙齒中間,輕輕咬住,喉嚨發出聲音時也還不要鬆開。唸出單字時雖然牙齒一定會鬆開,但「一開始輕咬住並發聲」的位置是極為重要的。中文沒有這個發音,所以我們不習慣聽見自己發出這個聲音,因此,發出 th 音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咬著舌尖,想像自己要從門牙的縫中吹氣出去,發出的音就是 th。
絕對聽不到ㄌ音的尾音 L
- 相較於 like, blue, lady 這種 L 聽來像ㄌ的位置(元音之前),尾音 L 聽起來似乎不存在,但又並非沒有發音,如:girl, apple, little, curl…等。
要做到字尾 L 音其實很容易,只要把其他字母按照音節說完後,用舌尖往上碰觸上排牙齒的後方,並且停留在那裡就可以了。girl 聽起來絕對不是「哥-兒-喔」,apple 也絕對不像「A 剖」。尾音 L 沒有可應對的注音符號或中文字,但切記,舌尖最後一定落在上排牙後方。
學習發音時,除了認真聆聽模仿之外,留意特定音的嘴型、舌頭的運用和擺放位置,以及牙齒咬合的搭配,發音就能更貼近母語人士。建議在練習個別單字的發音時誇張一些,讓舌頭及口腔的各部位習慣有別於中文的發音位置,建立肌肉記憶,一旦進入自然對話及較長的語句表達時,原本稍微誇張的發音會自動因為字與字之間的連貫而消弱到自然的程度。
合適的學習資源
以下提供的都是 Ying 個人非常喜歡的學習資源。如果你想把英文發音從頭打掉重練,那麼下方列出的 1-3 的資源就非常適合你;如果你的目標是改善及優化現在的發音,那麼 4-6 的資源是很好的選擇。在 1-3 練完基本功,應該能滿享受 4-6 的資源。
1. 英文發音學習網站:pronuncian.com
網站有許多免費及可供購買的資源,其中 Lessons 的選項中有免費的美式發音課程,包括圖示、示範音檔、解說影片。雖然是全站英文,但只要點入 Lessons,馬上可以看見條列式的連結,非常好辨識。如果想要直接透過影片學習發音,只要在首頁點擊 Video 就可以了。

2.英文發音學習 App:English Pronunciation (Android、iOS)
這個應用程式使用的是 IPA 國際音標(文章後段有介紹),大致上和 KK 音標很相似。它的功能單純,就是針對熟悉發音規則所設計,有示範影片和示範單字(而且非常多),雖然沒有額外的句子或對話功能,但非常適合想把發音基礎打好的朋友們。
3. 英文發音學習 YouTube 頻道:Rachel’s English
這個頻道下有一個專門針對美式英語發音的播放清單:Master The Sounds of American English,頻道主 Rachel 的語速有刻意放慢,影片中也有清楚的圖示,她的示範口型很清楚,就算無法聽懂每一個句子的初學者,也還是可以在發音這一部份獲益良多。
4. 英文發音學習 YouTube 頻道:mmmEnglish
這個頻道有眾多非常棒的教學影片,較適合中級的學習者。一樣有個針對發音調整的播放清單 Pronunciation Practice! 頻道主是名澳洲美女 Emma,非常賞心悅目,但她的口音是標準的官方口音,和一般初學者所認知的難懂澳腔不一樣,且為了英語學習者刻意放慢語速,不用擔心跟不上。
5. 英文發音學習推薦「英英字典」:線上字典為佳
網路時代對外語學習者真的是太有幫助了。線上的英英字典最令人喜歡的部份,就是單字旁邊的發音小喇咪圖型了!就算不會自然拚音法(Phonics)或看不懂音標,還是可以點擊小喇叭聽真人發音。
而像是劍橋英文字典(Cambridge Dictionary) 還提供建立個人單字表(word list)的功能,可以把想練習的字按照喜好的類別建表,隨時都可以叫出來做練習和小考,非常好用。

除此之外,對中級以上的學習者來說,英英字典非常適合用來做「換句話說」的訓練呢!Ying 最愛用的除了劍橋字典外,還有 柯林斯線上字典 (Collins Online Dictionary),原因是這兩典在解釋字詞上,顯得較為白話好理解,對學習者建立英文思維很有幫助。

6. 英文發音學習網站:YouGlish.com
適合想「大單位」調整發音及語調的學習者。只要輸入想聆聽的單字/片語/句子,就會從龐大的網海中將包含該字詞句的影片列出來,點擊影片時會直接帶你到相應的時間,無須從頭看影片,非常方便。
因為影片資源來自網路,並非專為發音學習而拍攝,所以都是正常的自然語速,不大適合以字為單位的學習。若想針對特定句型或片語練習發音和語調,倒是相當好的工具。

英文發音規則有哪些
英文發音規則一:元音字母與輔音字母
英文字母共有 26 個,其中 5 個是純元(母)音字母,1 個半元音字母,和 20 個輔(子)音字母。5 個元音字母彼此之間有其他特定的元音組合,也會和其他輔音字母形成更多元音組合。而 20 個輔音字母彼此間也有特定組合,另外形成雙輔音。總體來說,美式英語的發音共包含 17 個元音組合及 24 個輔音組合。
分類 | 字母 |
---|---|
元音 | a, e, i, o, u |
半元音(具輔音身份) | y |
輔音 | 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v, w, x, z |
- 元音組合
發音組合常令人頭疼,因為有些組合會能夠重複應對不同的發音,不妨對照下方的表格,一邊運用幾個小訣竅來幫助記憶:
1. 字尾 e 常常不發音,使得它前面的元音發長音,如:make, pipe, dope。
2. 兩個單元音在一起時(如 ee, oa, ei…),唸音幾乎都是第一個元音的長音,如 keep 唸 /kip/,coat 唸 /kot/,ceiling 唸 /silIŋ/。當然會有例外,但建議先掌握比例高的原則。
3. 以唱誦的方式更好記(可以設計自己喜歡的節奏),如:
a-u, a-w, /ɔ/ /ɔ/ /ɔ/
a-u, a-w, /ɔ/ /ɔ/ /ɔ/
haunt, audit, authorize
paw, straw, and seesaw
a-u, a-w, /ɔ/ /ɔ/ /ɔ/
4. 從本來就會的字回溯規則,再運用到新字上面,例如從 book 這個基本單字開始,熟悉「 oo 」的發音。
自然發音拚法 | 音標符號 | 例字 | 備註 |
---|---|---|---|
a, au | /æ/ | bad, hat, laugh | 拉開下巴,舌板下壓。某些時候的 au 才發這個蝴蝶母音,像 caught 就不是。 |
e, ea | /ɛ/ | bed, jet, pencil | 務必懶散不用力 |
i, y | /I/ | it, fig, system, gym | 若 -y 在字尾,大多發長母音 E /i/,如:Lady, candy, juicy |
o, aw, au, -ought, -aught | /a/ | box, job, mop, dog, saw, fault, thought,bought, caught | 直接張大嘴,開下巴,發音過程中嘴型不改變 |
u, ou | /ʌ/ | but, must, tough | 務必懶散不用力 |
u, oo | /ʊ/ | put, book | |
a, ai, ay, a_e | /e/ | crazy, ace, maid, pay | 二段式發音 + 微笑 |
e, ea, ee, e_e, ie, ei | /i/ | we, tea, Eve, field, shield, thief,receive, seize, either | 大部份字尾 e 視為不發音。拉緊嘴角。 |
i, igh, ie,i_e, y | /aI/ | Hi, high, pie, kite, by, buy, style | |
o, oa, oe, o_e, ow, -ost, -old | /o/ | potato, boat, toe, toke,tow, most, fold | 收尾嘟緊嘴唇。 |
u, eu, ew, ui, ue, u_e, oo | /u/ /ju/ | curious, pneumonia, news,fruit, blue, mule, food, | oo 固定發 /u/,其他拚法則不固定 |
oi, oy | /ɔI/ | moist, point, joy, ploy | 二段式發音 |
ow, ou | /aʊ/ | how, power, mouse, house | 嘴巴張超大 |
ir, ur | / ɝ / | girl, birthday, thirsty,Thursday, murmur | 有時字中的 -ear-,如 search |
-or, er | / ɚ/ | doctor, investor, sister, paper | 有時字尾 -ar,如 dollar, collar |
輕音 a, e, i, o, u,-ous, -us | /ə/ | Lucas, happen, Latin,common, famous, focus | 稱為 schwa |
- 輔音組合
輔音分有聲輔音及無聲輔音,其中還包括單字母輔音和複合字母輔音。
有聲輔音,發音時聲帶會振動,用手輕摸自己的喉嚨可以感受得到。
無聲輔音,發音部位聚集在嘴唇、齒間,或口腔送氣,所以聲帶不會振動。
分類詳見下列表格。
有聲輔音列表:
自然發音拚法 | 音標符號 | 例字 | 備註 |
---|---|---|---|
b | / b / | best, lab, rubbish | |
d | / d / | desk, add, drive | |
g, gu, gh | / g / | gap, dig, guest, ghost | |
j, -ge, -dge,gi, gy | / dʒ / | jet, binge, bridge, gist, virgin | g 後面遇上 e, i, y 也可能發 /g/ |
-ge, –s- | / ʒ / | garage, treasure, usual, version | |
l | / l / | Lisa, land, look, full, table, little, | 字尾 L 聽不到ㄌ音,要留意舌尖位置。有些 L 不發音,如 walk, half |
m, -mb | / m / | man, lamb, climb | |
n, kn-, gn | / n / | not, know, gnash, sign, none | 尾音的 /n/ 有輕輕的ㄋ音 |
ng, nk | / ŋ / | sing, king, bank, link | 很重的鼻音,但聽不到 ㄋ音,也聽不到ㄍ音。 |
r, wr-, rh- | / r / | red, wrap, write, rhyme, rhino | |
v | / v / | very, vase, five, live | 輕咬住下唇發音。尾音 v 時,只要碰觸到下唇即可,不要用力送音。 |
w, wh, o | / w / | wait, when, which, whip, one | |
y | / j / | curious, pneumonia, news,blue, mule, food, | oo 固定發 /u/,其他拚法則不固定 |
z, s | / z / | zoo, design, vaseis, was, assemble | 字尾元音後面的 s 常發 / z / |
th | / ð / | this, that, these, those | 如果聽來像「哩」就錯了 |
無聲輔音列表:
自然發音拚法 | 音標符號 | 例字 | 備註 |
---|---|---|---|
p | / p / | pen, loop, pick | 有時字首 p 不發音, 如 psych, pneumonia |
t, th無聲輔音 + ed | / t / | test, fate, talked, washed | 無聲輔音 + ed 多為動詞第二、三態 |
c, k, ck, qu, -que | / k / | cap, kick, unique, liquor | qu 發 /kw/ 時視為有聲,如:quit, quick, quiet, quite |
f, ph, -gh | / f / | fast, loaf, photo, tough, laugh | |
s, sc, ce, ci, cy | / s / | sit, city, cycle, juicy, science | |
h, wh | / h / | hen, hop, who | * Wh 極少發 / h /,大多發 / w /* O 前面的 h 常常不發音,如 hour, honest, honor, herb |
sh, s, ti, ci | / ʃ / | shine, sugar, action, precious | -tion 及 -cious 幾乎為常見的固定組合,可以直接視為一體 |
ch, tch, -ture | / tʃ / | change, watch, picture | |
th | / θ / | thin, path, thanks |
英文發音規則二:音節的發音規則
英文單字是這樣:字母組合成音節,音節再組合成單字。
要把句子說好得先把單字說好,而要把單字說好則要掌握好音節。熟悉字母組合(前面三表格)之後,現在我們來學習如何切分單字的音節。
- 有幾個元音就有幾個音節(括號內數字表示音節數)
如:net (1), play (1), combat (2), romantic (3), wonderful (4), unbelievable (5) - 音節的種類
- CV(輔音開頭 + 一個元音):pay, to, too, be, we, ling, …
- CVC(輔音開頭 + 一個元音 + 輔音結尾):dig, mop, look, past, made, …
- VC(元音開頭 + 輔音結尾):app, ox, egg, ice, owl, …
- V(單字僅包含一個英文母音):Oh(噢), Ah(啊), Uh(呃)
- 多音節的字以 CV / CVC / VC / V 為切分單位,若有兩個輔音相連就對半切(參考下表):
範例 | 音節數 | 切分 | 分類與特點 |
---|---|---|---|
tin | 1 | tin | CVC(短元音 /I/) |
teen | 1 | teen | CVC(長元音 /I/) |
romance | 2 | ro + mance | CV + CVC |
option | 2 | op + tion | VC + CVC |
festival | 3 | fes + ti + val | CVC + CV + CV |
octopus | 3 | oc + to + pus | VC + CV + CVC |
Massachusetts | 4 | Mas + sa + chu + setts | CVC + CV + CV + CVC |
absolutely | 4 | ab + so + lute + ly | VC + CV + CVC (長元音) + CV |
orientation | 5 | o + ri + en + ta + tion | V + CV + VC + CV + CVC |
英文發音規則三:其他發音規則
切分音節之後,還必須掌握單字的輕重音。重音錯誤有時會導致單字意義整個改變,有時則會改變詞性,使得句子的結構大亂;在我們看來只是「說得不精確」,但在母語人士耳朵中聽到的卻可能是不符合邏輯的表達(因為英文很重視詞性與結構)。
- 重音是單字讀音的靈魂
查字典時,往往會看見重音符號,即音標上方的一撇,如:famous /ˈfeməs/。更長的單字甚至會有次重音符號,即音標下方的一撇,如:contribution /ˌkɑntrɪˈbjuʃən/。
但即使看見標示,還是常常不知道怎麼抓出重音來。Ying 多年來的經驗是:只要掌握好音標上方一撇的最重音,次重音會自然水到渠成。- 重音在第一音節或字中時,語調為中文的「一聲」:
apple /ˈæpəl/
happy /ˈhæpI/
handsome /ˈhænsəm/
computer /kəmˈpjutɚ/
banana /bəˈnænə/
tomato /təˈmeto/
October /ɑkˈtobɚ/
information /ˌɪnfɚˈmeɪʃən/ - 重音在最後一個音節時,語調為中文的「四聲」:
protect /prəˈtɛkt/(保護 v.)
success /səkˈsɛs/(成功 v.)
although /ɔlˈðo/ (雖然 conj.)
install /ɪnˈstɔl/(安裝 v.)
maintain /menˈten/(維持 v.)
routine /ruˈtin/ (規律;例行公事 n.)
behave /bɪˈhev/(表現 v.)
從本來就會唸的單字出發,多唸幾個,就可以輕易找出音律,不費力地找到「一聲」或「四聲」的語調,單字裡剩下的其他音節,全都一視同仁、不上揚不下降地自然唸出來即可。
- 重音在第一音節或字中時,語調為中文的「一聲」:
- 讓發音超自然的輕音節門神–央母音 schwa /ʃwɑ/:
音標長相是/ə/,發起來很像中文的「呃」。schwa 都是落在輕音節,相對應的拚法大多是英文母音 a e i o u,或字尾的 -us 和 -ous。
我們一樣從本來就會的單字出發,綜合前面提到的重音節辨識:
tamato /təˈmeto/ (聽來較像「˙ㄊㄜ眉投」,而非「塔眉投」)
banana /bəˈnænə/ (聽來較像「˙ㄅㄜ 拿˙ㄋㄜ」,而不是「把拿哪 」)collect /kəˈlɛkt/ (聽來像「˙ㄎㄜ + lect」,而非「口 + lect」)
protect /prəˈtɛkt/ (pro 聽來像「pr + ˙ㄜ」,而不是「pr + ˙ㄛ」或「pr +˙ㄡ」 )famous /ˈfeməs/ (聽來像「菲ㄇㄜ+ s」,而不是「菲貌+ s」或「菲某+ s」)
學習英文發音規則的方法:音標法與自然發音法
在此之前,這篇文章已經使用許多音標符號來「呈現聲音」。
英文的發音中,一種聲音往往會應對幾種不同的字母組合,而一個字母組合又常常有超過一種唸法,很容易發生「我聽到的是這樣,但正確拚法卻是那樣」的狀況。
僅僅記憶符號會讓「認字」變得困難(國外的路牌可不會提供音標,餐廳菜單也不會),但自然發音規則的拚法有許多不符規則的例外,「看到什麼唸什麼」也不免把字唸錯。因此,接下來要介紹的「音標法 Phonetics」和「自然發音法 Phonics」,兩者併用,對於學習及現實運用的成效是最好的。
音標法 Phonetics:KK音標與 IPA 國際音標
音標是一套符號標示,作用就跟注音符號相似,看圖示記聲音;它的效果有點類似看到貓咪圖就讓人想到「喵~」、看到鬧鐘圖就立刻想到「鈴鈴鈴」。雖然複雜多了,但對大腦產生的聲音聯想是相同的。
本篇文章使用的是 KK 音標,因為這是台灣固定長年採用的系統,對很多人來說比較熟悉。
IPA(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是國際通用的音標系統,也就是說,市面上的英英字典許多都使用 IPA 來標示發音。所以,我們必須對 IPA 有所認識。
這裡我直接將 KK 音標及 IPA 國際音標一起討論,因為兩者的整體概念、運用方式,以及對應的字母拚法完全一樣,只有幾個符號「長相」不同。
站在 KK 音標的基礎上,很快就能學會 IPA 囉!
整套 KK 音標的內容都已整理在前面的三張表格,歡迎往前回溯。接下來我們要看 KK 音標和 IPA 國際音標在哪些地方不一樣。
KK 音標與 IPA 國際音標差異一覽表:
KK | IPA | 自然發音拚法 | |
---|---|---|---|
長元音 A | / e / | / eI / 或 / ā / | a, ai, ay, ae, a_e |
長元音 E | / i / | / iː / 或 / ē / | e, ea, ee, ei, ie, ey, e_e |
長元音 O | / o / | / oʊ / | o, oa, oe, o_e, ow |
長元音 U | / u / / ju / | / uː / 或 / ü / | u, ui, eu, ue, u_e, oo, ew |
短元音 O | / ɔ / | /ɑː / 或 /ɔː/ | o, au, aw |
短元音 E | / ɛ / | / e / | e, ea |
字尾 -y | / I / | / i / | -y |
大捲舌音 | /ɝ/ | /ɝ/ 或 /ɜr/ | ir, ur |
小捲舌音 | /ɚ/ | /ɚ/ 或 /ər/ | or, er |
自然發音法 Phonics
自然發音法 Phonics 是一套以「識字」為主的學習方式,在看見生字時,以字母既有的組合方式來找出發音,雖然拚音的概念也跟注音符號很像,但由於是直接看字母認字,不需要多一層轉換,自然發音法較接近直覺式學習。
優點是能提高識字成效及速度。在學習這套自然發音法系統的過程中,字母組合的差異性本身就是重點,且必須按照由左到右的順序一一拚讀,因此習慣自然發音法的人,較容易察覺單字間的微小差異,如:beam VS beem, through VS though, except VS expect。此外,習慣自然發音法的人不容易在遇見生字時感到挫折害怕,對單字的音律(輕重音)較容易產生直覺,把陌生單字唸對的機率往往很高,甚至對「字根字首」的學習方式也較為敏銳。
缺點則是無法克服「例外」。比方說,自然發音規則教 ea 要唸成 / i /,但遇上 break(打破;休息)就派不上用場了,需要額外記憶 break 的發音是 / brek / 才行;自然發音規則也教 ai 要唸成 / e /,但 said 卻偏偏要唸成 / sɛd /。另外,遇到較長的生字時,自然發音法可能有無法判斷輕重音的情況。
不過幸運的是,大部份的單字還是遵循發音規則的。
前面介紹元音及輔音字母時,我已經將自然發音法的規則整合進三張表格,方便你將自然發音規則的各組合、音標、例字三者對照著看。在吸收各規則時,不妨一邊試著列出更多你所知道符合發音的單字,透過已知的事物來熟悉未知,花費的氣力和時間將遠遠比你想像中來得少哦!
總結
規則不會跑掉,隨時都可以回來查找驗證,因此,以下列出 Ying 覺得最重要的操作守則:
– 從本來就會的字開始記規則(你一定會 tea, 這樣就記住 ea 的發音了)
– 搭配唱誦或口訣,不要只用眼睛記(只要有心人人都能當 rapper)
– 看到長字試著拆音節,不要記形狀(長得像的單字很多)
– 用英英字典聽字的發音
– 音節、音標和拚法全都一起看
發音規則看似複雜,但只要多接觸、增加熟悉度,就能很快上手;就像打麻將,單獨記規則是沒有用的,一定要直接上場(或至少拿出一副麻將來操作)才學得起來。如果你會打麻將,或曾學會玩某種桌遊,那麼要搞定發音規則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跟著 Ying 一起學英文:
- 要說英文就要說得更自然 → 跟著 Ying 瘋句型・言之有物生活英文
- Ying 老師臉書 → 《Ying’s English 在台灣就醬練英文》